审读台本的他,被拉着和撒贝宁一起穿越到宋代“寻人”
自3月1日后,快递新规开始实施,要求快递员不得擅自将快递放在驿站等第三方平台;新规也对快递从业人员有所影响。他们来到物流网点实地探访后发现,多位中通、极兔快递员称
“访一代宗师,寻千年文脉”,3月2日20:00《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在央视综合频道、央*APP同步播出。作为探访团一员,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林岩教授身着古装和主持人撒贝宁一起穿越到了千年前的宋代,沿着王安石的足迹,探寻了这位卓越政治家、伟大文学家的人生故事。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去年11月10日推出,是首档聚焦“唐宋八大家”的大型文化综艺节目。节目以八位文化宗师波澜壮阔的人生故事为线索,搭建“古今双向穿越”的核心架构,通过“沉浸式实景演绎+电影化拍摄+XR创新呈现”的节目模式,揭秘一代宗师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直击传承千载的“唐宋名篇”诞生的历史瞬间。节目中,主持人撒贝宁与专家学者们组成“文脉探访团”完成古装实景穿越,开启一段文脉绵长的文化主题线路寻访。
林岩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央视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栏目主讲人之一,研究领域为唐宋诗文、宋元文学史、中国科举文化史,兼及宋元明社会史。在节目里,他或是以现代学者身份回望历史,评骘古人;或是像一位古代游历者,亲近传主,平视对话。作为现代学者“穿越”到千年之前的宋代,与“王安石”面对面探讨人生与文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穿着古装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一种怎样的思考?3月3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来到华中师大文学院对话林岩教授——
长江日报:您是怎样参与到央视《唐宋八大家》这个节目的?
林岩:我跟央视一直有合作,2016年就参加了央视《百家讲坛》的录制,主讲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因我研究宋代文学,所以对宋六家(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三苏”)自然比较关注。
最初,《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节目组联系我,希望我作为专家替他们审读王安石和曾巩两集的台本。我完成审读,提了一些修改意见之后,他们又和我商量,是否可以作为嘉宾出镜参与录制。于是,就这么机缘巧合,我从幕后转到了台前。
长江日报:您对“穿越”这种影视化的表现形式有怎样的感受?
林岩:我初读台本的时候,对“穿越”的大概形式已经有了大体的了解,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大胆的尝试,比较有意思。
现在年轻人,包括我们的学生、喜欢传统文化者,颇有其人,他们有些还喜欢穿汉服,可能这也体现当下一种的“国潮”回归吧。对传统文化传播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新的体验方式。
我以前上过《百家讲坛》,那更多是一个人在正经八百地上课。而跟着主持人玩“穿越”,我觉得就形式上相对活泼轻松。把书本上的冷冰冰的知识变成生动立体的、具有情节性的,有戏剧冲突的场面,这其实还是挺考验编剧的能力。我觉得他们做得很好,把历史事件跟戏剧表演较好地结合了在一起。
长江日报:这期节目拍摄的过程是怎样的?
林岩:央视节目组有一个特别厉害的幕后学术团队,编剧们创作好台本,会交由学术团队的七八个学者专家共同把关,互相审阅,不断完善台本。从我参与的过程看,台本打磨三四遍肯定是有的,耗时两三个月。
台本完成后,真正的拍摄其实只花了两三天,分两次:一次是北京室内拍摄,一次是无锡太湖影视基地外景拍摄,拍摄团队全部是央视自己的团队。拍的时候,按分镜头拍,而且是王安石和曾巩两期套拍。我参与了这两期,但拍的时候不知道最后会剪辑成什么样。
现在再完整地看一遍,我觉得这个节目,诸多细节经专家把关,基本是真实可信的,而整个创作、成片过程,本着严谨的专业态度,保持了学术品位。同时,因为它是面向大众普及,为了增加观赏性,添加了影视化片段,根据情节需要,由专业演员做一些适当演绎。尽管会有一些夸张,但尽量做到有文献依据的支撑,在不严重背离史实的情况下,大体是可以接受的。总之,节目的拍摄制作,严肃与活泼兼顾,两者把握得还是比较好的。
长江日报:您看了昨晚(3月2日)的首播,您对自己和其他人的“表演”怎样打分?
林岩:我太太觉得我镜头前的表现还行。我觉得如果自己再从容一点,也许会更好。以前参与的一些节目录制,更多是以老师的角色出现,而这次的体验,更像是一个演员。但毕竟是第一次,没有经验,在镜头前还是稍稍有点紧张,比如有些台词可以再念得抑扬顿挫一些。
当然,跟真正的演员搭戏,也挺好玩的。拍摄中,大部分镜头基本上一次过。
镜头里出现的很多人物其实是当地的群演。而演王安石的是杨志刚,演曾巩的是保剑锋,两个演员都挺好。我个人觉得,杨志刚出演王安石,基本抓住了王安石身上“拗相公”的那种倔强的特质。
长江日报:都相隔上千年了,为什么现在的我们还要去读、去听、去看、去背唐宋八大家的故事和文章?
林岩:唐宋八大家作为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群体,深入人心,很多作品脍炙人口,从《古文观止》到现在的中小学语文课本,唐宋八大家文章入选是最多的。他们代表了古文的典范,他们的很多作品大家都耳熟能详,有很深的群众基础。同时,唐宋八大家的人生轨迹虽不同,但都是跌宕起伏的,有很多可诉说的故事,这些故事放在今天,一样能引起心灵共鸣。
至于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要去背诵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只讲一点。直到今天,我们还把学习受教育叫读书。中国的典籍是要读的。古文讲究气韵,读起来有节奏感,朗朗上口。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今人才容易体会到古人写作的遣词造句之妙,领略作者思想深邃幽微之深。经典篇目中的名言名句,尤其必须原汁原味地背下来,多一字少一字,听起来就不是味儿。一个中国人,学好古文,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训练,自己去读古代文献记载,就不会有格格不入的感觉。
对于一个文化传承者来说,古典文学更是必备的素养。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别优势,就是言文一致。中国人为什么有这么强的向心力、凝聚力,很多学者都有一个共识,都认为这都和中国文化的书面语言体系有很大关系。正因为言文一致,典籍的存在就形成了文化共同体的内核。无论是中国的哪一个民族,或者无论讲哪一种方言,大家的基本价值观念都是相通的,这就是因为我们共同拥有书面文字写下的大量典籍。
长江日报:那我们又该怎样讲好这些名篇、故事呢?
林岩:文化传承是一个不断阐发的过程,需根据社会的变迁、时代的需求,进行一定程度的创造性转化。因为已经进入21世纪了,所以,当我们要讲一个千年前的人物,一篇千年前的诗文,就需要一些知人论世的阐释,同时也要有一些与现实的对接,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今人多理解和接受。
《唐宋八大家》每一集里,通常都会选一些经典的语句、诗文作为点睛之笔,同时从每个人物身上提炼出一种精神品质,寻找与当下社会的契合点。比如,讲述王安石的诗文,引《游褒禅山记》里的名言,体现一种他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介绍《伤仲永》,讲的是如何从一个长远角度来培养孩子。叙述王安石的生平经历,会凸显他很长时间不做京官,一直扎根基层的实干精神;尤其是重点突出了他面对 的积弊,以“三不足”精神坚决推行改革的气魄。这些故事和诗文,放在当下,都是容易引起共鸣的,自然也会是我们理解古人的一个切入点。
(长江日报记者周劼 通讯员党波涛)
【编辑:丁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