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马斯克的猫女机器人传闻是真,会是剩女们的噩梦吗?
雷达财经出品文|李亦辉编|深海港股整体承压的背景下,美团等权重股也大幅走低。1月17日,美团股价下跌6.97%,盘中最低点68.15港元/股已跌破2018年9月20日的上市发行价69港元/股,创逾4年低点。
文/王新喜
继特斯拉、脑机接口、星链卫星之后,马斯克盯上的服务机器人市场可能才是马斯克的潜力股。早在2023年5月,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多张马斯克与美女机器人“猫女”亲密拥吻、热舞的照片,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根据很多未经证实的传闻显示,猫女机器人的定价只要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4万元,大约是国内部分地区的结婚所需要的彩礼钱。
网络传闻也同时显示,马斯克的机器人在2026年实现量产,还有三年的时间。14万元人民币,就能拥有一个能做饭、聊天,甚至是生孩子的机器人,你会买吗?
根据传闻透露,女朋友能做的事情,她都能做,这款猫女机器人可以通过AI智能学习,根据主人的喜好与偏爱,提供情感上的陪护,还承担着以往传统机器人所没有的“生育”功能。
不过,目前该传闻并未得到马斯克本人的证实,真实性还有待验证,但传的沸沸扬扬背后,按照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的方向来看,从机器助手到机器人伴侣将是一个发展的趋势,这种产品背后的市场需求是非常庞大的。
放到我国来看,令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数据是我国25岁以上,但在适龄年龄段还没有结婚的未婚人数是2.4亿人,其中有40%的人处于单身,并且每年都在递增,同样的,离婚率也在攀升。
这种猫女机器人在中国,主要是面临伦理风险大与社会接受度低的难题,但是刚需可能非常强。假设一个问题,如果马斯克的猫女机器人传闻是真,会是剩女们的噩梦吗?
剩女的噩梦?不,它根本不会允许在中国市场销售
在中国的一二线大城市,剩男剩女的问题非常严峻,数据显示,我国30岁~35岁之间的单身青年总共有940万。其中,大龄单身女青年的数量为239.2万,将近230万人。
剩男多半是经济层面的原因,在地域上来看,是农村居多。剩女的问题原因是复杂的,很多是主动剩下的,剩女背后,一部分要归功于网络毒鸡汤的影响,一方面是这么多年来,资本与商家精准的洗脑对象一直都是年轻女性。商家与资本节日营销过度倾向女性的消费观,是如今低结婚率的帮凶。
商家与资本在过去的种种的节日营销中,几乎没有为男人准备应该在节日购买的商品,而过多的站在女性的立场去拔高女性的付出与价值以及应该获得的东西。
这导致女性群体对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也间接推动了畸形的婚恋观、价值观。去年七夕,舔狗经济崩盘的背后,就是广大男性消费者对这种资本洗脑消费观的一次集体愤怒。
在当下国内的畸形婚恋观的大环境下,很多女性的择偶条件不断上升,对婚姻和爱情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而符合大部分女性择偶要求的优质男却只是少数。因此,这导致一二线大城市,剩女的问题非常严峻。
而如今如果这个猫女机器人一线开售的话,可以想象对整体的婚恋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对于很多因为经济条件,无法结婚或者难以符合女性择偶要求的男性来说、猫女机器人是一种更低成本、更具性价比的配偶与伴侣。
不过尽管猫女面临种种优势,但是面临的伦理风险非常大,尤其是我国是一个注重社会伦理的 ,在国内传统的观念中,女性的生育功能是神圣的,也是不可亵渎的,如果一个冰冷的机器人取代了这一功能,是一种破坏人伦常理的事。加之国内对女性权益的保护也是全球数一数二的。
如果猫女允许销售,将给女性在婚恋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将给男女性别矛盾带来更大的挑战,也会引发女性群体的抵制,给社会秩序与法律、道德层面也将带来很大冲击。
此外,由于猫女机器人与真人过于相似,那么这种机器人产品可能会带来恐怖谷效应,恐怖谷效应——它在1970年由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昌弘提出,由于机器人与人类在外表﹑动作上都相当相似,所以人类亦会对机器人产生正面的情感,直至到了一个特定程度——比如像人的脸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会引发来自心底的恐惧,这种感觉就是恐怖谷效应,这个时候,人们的反应会突然变得极之反感,久而久之会觉得机器人非常僵硬恐怖,让人有面对行尸走肉的感觉。
因此如果这类猫女机器人会引发恐怖谷效应,会让很多人感觉害怕,是否会引发新的问题?是否会允许上街?如果上街,混在人群中,如果触犯了法律法规,又如何判定?人们又如何识别真人与机器人呢?对国内法律与社会秩序将带来巨大的冲击。
因此,基于种种社会现实层面的原因,这类猫女机器人大概率在国内是不允许出售的,因此,虽然从需求与技术层面来看,14万能生孩子的猫女将是剩女们的噩梦,但从现实层面来看,它面临着非常多的伦理、制度与法律层面的问题,因此,国内的适婚女性不用担心,这种机器人它可能根本就不会允许在中国市场出现与销售。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