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独特魅力

这一次,央视用AI播新闻了

独特魅力 04-17 222
这一次,央视用AI播新闻了摘要: 为了营造网易新闻良好的内容生态环境提升用户体验网易号平台即日起展开辟谣专项行动用户发布上传的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准确一切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或具有误导性的信息将被平台及时辟谣及公示比想象...

为了营造网易新闻良好的内容生态环境,提升用户体验,网易号平台即日起展开辟谣专项行动:用户发布上传的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准确。一切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或具有误导性的信息,将被平台及时辟谣及公示。

AI比想象中更快速地应用到 媒体的生产之中。

来源|多知

作者|冯玮

央视用AI播 了。

一些网友发现,近期央视的几段 *中,右上角被标注了“AI创作”字样:

3月29日,央视《晚间 》在描述候鸟迁徙的背景资料时,选用了AI生成的*;

4月3日,央视《 直播间》在解释“强对流天气”并提醒如何做好预防时,同样选用了AI生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AIGC的拥抱速度之快,超乎想象。

从国内首部AIGC动画片《千秋诗颂》,到AI技术覆盖全译制流程的微纪录片《来龙去脉》,再到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以及微短剧《AI看典籍》,也才一个月而已。

加速的不仅是总台。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长沙、北京等多地广电先后发布、正在筹划的AI作品或许已有几十部……最夸张时甚至达到平均两天一“官宣”。

“杀疯了”。

AI比想象中更快速地应用到 媒体的生产之中。

这一次,央视用AI播新闻了

01

AI+ :小鸟变企鹅?

先来看下央视的两则 及AIGC对文字理解后所形成的图像。

01 解码候鸟迁徙,它们怎么识别路线。

鸟类迁徙是自然界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观,背后蕴藏着令人惊叹的导航艺术。

专家表示,目前鸟类的导航研究结果主要集中在两大方向,视觉定向与非视觉定向。

视觉定向是鸟类通过观测那些自远古以来照耀着天空的日月星辰或是那些固定不动的地标。

比如蜿蜒的河流,波光粼粼的湖泊和蜿蜒的海岸线来锁定自己的飞行方向。

这一方式就绘制了一副永恒的导航图,引导着它们穿越广袤的天空横跨千山万水。

非视觉定向则较为神秘,最新研究显示,鸟类运用类似哺乳动物的松果体结构。

感知着地球磁场的细微变化以及雷暴、偏振光、紫外线等自然现象的波动,从而精准地锁定飞行方向。

整个 风格偏向AI动画,从图像与文字的配合来看,基本能把文字素材中的可图像化部分进行了呈现,一些特写也比较清晰,整段内容由多个3秒左右的*拼接而成。

一些画面依旧有着明显的AI痕迹与常见错误,例如当有鸟类的群像图片时,鸟类动作不清晰、边界模糊、色块杂糅、动作扭曲等等。

02 强对流天气多发,应急知识掌握。

强对流天气来袭,如果您在室外,那么走路骑车一定要尽量避开高层建筑之间的狭长通道。

因为狭长通道会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在通道中会加大,给行人带来危险。

还要远离安装不牢的广告牌,树干干枯的行道树以及摆满杂物的居民楼,以免高空坠物发生意外。

行车过程中应该注意慢速行车,握紧方向盘防止车辆偏移。

狂风肆虐,我们在家中也不能掉以轻心。

将易被吹动的室外物体如花盆等妥善摆放并固定,关闭门窗确保安全。

远离窗口,避免强风席卷沙石击破玻璃伤人。

专家特别提示,南方沿海地区或者台风高发区最科学有效的办法是用防风板封闭窗户。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备好应急物资,如手电筒、电池、蜡烛等,确保在停电期间也能正常生活。 

在这一则 片段中,因为以城市远景为主,较少存在人、动物等具体形象的移动等,因此AI在图像呈现上的错误不大。

同时,城市呈现上,以AI动漫风画面代替了需要实拍的空镜头素材,节约了拍摄时间,同时呈现了多种城市风格,甚至有美国超级英雄、新海诚等画风的出现。

片段使用AI素材,对于央视来说无疑是一种拥抱技术的创新。

对于受众来说,体验与感受就显得更加复杂。

 

02

挑战多多

在B站一则关于“如何看待用AI制作 素材”的投票中,7000多人参与,不支持占65%。

为什么会这么低?

看下评论:

“我觉得虽然使用AI合成画面制作 是一种创新的实践,但是现在的技术达到的效果确实不够真实,对文字的拟态效果不够贴切,常常形成对现实的扭曲呈现,就 媒体所应当呈现的内容而言,仍然不够贴切和严谨。

“比如说 里提到的防风板,那图片上画的跟真实的防风板有什么关系?我该怎么听取 建议正确购买防风板?

“这种有提醒+科普性质的 ,对应的画面就应该对应生活并简洁好记,而不应该有太多无关的细节,这种就是为了用而用。

“说实话我觉得这种画风会让我觉得是假 。

“AI太多不必要的细节了,细节越多越有纰漏,还不能传达 稿里的重点信息。

……

当然,支持或者认可的声音也不少。

“就给两个小时,要求写稿并制作动画,传统动画制作要一天时间。

“提效,很明显的提效了。

“画风多变,有油画风格有写实风格,还有新海诚的感觉,好看的。

……

多知整理网上的评论发现,其实用户并没有直白地表达对AI融入 这件事本身的反对,更多的是对AI生成式内容在与 内容结合时的不匹配或不精准。

例如,对 、尤其是央视 内容呈现的正确性与精准性的期待,有关候鸟迁徙的 科普中AI*有着多处细微错误和违和感;在强对流天气的科普内容中,AI因为太过于追求呈现每个元素,而将视觉呈现得过于复杂,但在类似防风板这样的关键应急物资的呈现上,又不够清晰。

这种现象之于AI来说本不算什么,但当它被用在 *的时候,观众的容错空间往往很小。

再比如,AI内容呈现的精致度、美观性及中国特色。

从此前的两则 *中可以看到,它们的内容呈现与当前大多数AI生成*水平相近,伴随着接触AI*人群越来越多,大家对*的美观性、精准性和艺术性都会有相应的提升。

所谓的AI动漫、新海诚、美式复古等风格想要再抓住观众的目光和认可,只会越来越难。

好在,央视也有自主训练的大模型。

央广总台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继双方在去年7月联合推出的央视听媒体大模型后,在在AIGC方向的新突破之一就是《千秋诗颂》。

即:大模型赋能, AIGC辅助制作,集合了总台海量视听数据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技术,应用实验室*生成大模型书生·筑梦、文生*框架AnimateDiff及多项可控图像生成、图像驱动等技术,使《千秋诗颂》高度还原了中国古诗词中的人物造型、场景和道具,实现了从古到今的“穿越”、从纸张到动画的飞跃。

这也是央视出品的AI内容中,兼具美感和特色的代表。

或许未来的某刻,它也将融入到 *中,让 +AI,有一条更生动的路。

一如央视网党*书记、董事长,央*公司总经理过彤曾说道的,网络视听本身就是媒体科技创新的产物,要有迎风起舞、拥抱变化的热情和勇气,但不能盲目跟风,也要系好“安全绳”。

03

“人工智能 ”的新时代

今年年初,网上曾流传了一张号称来自某总台高管的微信朋友圈截图。这张截图曾明确了媒体内各级员工都应使用AI来生成内容。

有些极端。

无法确定真假。

但在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从总台到各地广电也一直加快着脚步,推出了与AI相关的动员会、新尝试、新内容、新工作室和新栏目。

以3月底、4月初的部分探索为例:

3月1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扩大会议要求,要加快培育壮大总台新质生产力,积极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创新应用,强化技术研发与节目生产应用协同等。

3月15日,芒果超媒发布AI导演“爱芒”,将在《我们仨》中以助理导演的身份与嘉宾共同参与节目。

3月16日,北京广播电视台挂牌成立人工智能融媒体创新实验室,揭牌仪式上推出了《AIGC三国》,通过“AI智能辅助制作”技术再现“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经典名场面。

3月19日,以“春分节气”为主题的AI创作短片已经在央视 频道播出。

3月21日,上海广电发布“中国首部AIGC系列公益广告片”,《因AI向善》。

3月22日,央*AI频道正式上线,同日发布微短剧《AI看典籍》等。

4月4日,贵州卫视发布全AI制作MV《清明游春》,AI填词、AI作曲、AI演唱以及AI场景生成的MV,将北宋诗人程颢的诗意融入其中……

从总台到地方,从动画到短片,从文化宣传到公益引导, +AI的尝试虽然依旧有各种不足,但也在慢慢成长着。

但融合的方式不止一种。

一些大学在对AI 人才的培养上也行动了起来。

3月26日,浙江传媒学院 与传播学院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条AI :

根据推文, 与传播学院与媒体工程学院联合开设的“人工智能 ”微专业将于2024-2025第一学期面向全校招生。

“人工智能 ”微专业拥有自己的“AI+ ”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将涵盖人工智能 写作、人工智能短*与直播、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技术等5门主干课程。

微专业首批招生,主要面向全校全日制本科三、四年级学生及在读研究生,要求申请者具备 选题策划、 采访与写作、新媒体内容策划与运营等专业技能。

系教AI的话题,很快在网上引起热议。

而它的出现,意味着AI技术的发展已经开始让部分国内的 院校及专业开始主动打破技术与 的边界,寻求新的融合与新可能。

浙江传媒学院人工智能 微专业负责人副教授王翎子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想和学生一起去探索,人工智能究竟给我们的行业带来了怎样的颠覆和改变,我们未来的道路应该怎么走。

当新媒体时代遇上AI时代, 的生产流程一定会被重构,这也给内容创作者本身带来了新的挑战。

复旦大学 学院传播学系教授邓建国对外表示:“技术可以让 生产提高效率,但核心采集和报道事实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好内容永远有价值。

勉。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